导入数据...
  
影视与动画学院-四川动漫研究中心
 
 
 
 
 
 
 
 
2024第九届动画学年会系列报道之四:三大国家社科重大重点项目齐聚年会,共同研讨中国动画学理论创新与体系建构
[影视与动画学院-四川动漫研究中心]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1日
  查看:
  来源:



2024年10月27日下午,第九届动画学年会分论坛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艺术学重大项目研讨会在中国-东盟艺术学院A1001会议室顺利举行。作为本届年会的四个主题论坛之一,本次论坛邀请到动画学界三个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首席专家及课题组莅临年会现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艺术知识体系创新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传媒大学黄心渊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学派的重建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浙江大学盘剑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视野下的动画电影东方审美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北京电影学院孙立军教授,以及三个课题组核心研究成员。论坛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推动下的中国动画理论创新研究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为与会者呈献了一场思想深邃、水平卓越的知识盛宴。本论坛由浙江大学盘剑教授担任学术评议,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后苟强诗担任学术主持。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后苟强诗


苟强诗在学术主持发言中表示,举办动画学年会的初衷就是希冀通过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会议,集聚动画学界优秀的动画学者专家,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我国动画理论体系化建构的前沿、热点与根本性问题,通过一次会议,产出一批成果,从而推动动画学在形成动画学界共鸣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发展。今日,代表我国动画学术界最高层次、最高级别的国家社科重大、重点课题首席专家及课题组核心成员齐聚于此,对人工智能时代下动画学的知识生产进行专题研讨,之于年会尚属首次,具有重要意义,期待“三大课题”的胜利会师碰撞出引领动画学创新发展的思想之花。

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所长、编剧、杨晓林教授首先发言,题目是《“新动画中国学派”电影叙事理论构建论》。

杨晓林首先指出,动画本体应涵盖绘制本体、影像本体和叙事本体。他强调,中国动画在创作上的短板——讲不好故事。尽管近年来中国动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叙事能力的不足仍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其次,他深度分析了叙事问题的根源。他认为,这与中国短片时代的思维、宣传教育和艺术传统密切相关。同时,他也看到了中国动画正在经历从短片到长片、从儿童动画到成人动画的转型,而成人动画的出现是一个重要标志,预示着中国动画已走向成熟。最后,他指出,中国动画在叙事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主题偏大、叙事手法单一等。为此,应鼓励中国动画的创作朝向多元化发展,通过他山之石,学习借鉴日本的分龄叙事、美国的商业动画模式以及欧洲的装饰性和思想性强的动画风格等等,博采众家之长,最终实现中国动画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

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所长、编剧、杨晓林教授


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屈立丰作了题为《承传家国情怀——重建“中国动画学派”的重要支定》的发言,深入探讨新中国动画学派的构建问题。

屈立丰首先介绍了本人负责的国家课题子课题《中国动画学派重建的现实需求与历史经验研究》基本概况,该课题包含了史、论、评三者的有机结合。在谈及构建新中国动画学派时,他认为应从艺术本体论、产业机制论、文化传播论三个板块进行理论建构,并着重指出文化传播领域蕴含的巨大潜力与探讨价值。其次,他重点阐释了家国情怀的内涵,通过多个生动案例,如万氏兄弟的动画创业史、特伟先生的抗战漫画宣传、东影的电影创作以及靳夕先生的民族化理论,展示了中国动画学派在创作实践中所体现出的深厚家国情怀。最后,屈教授强调了构建新中国动画学派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性,面对当前动画片市场中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他呼吁业界与学界应更加重视文化价值观的传递与塑造。他明确表示,尽管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但构建“新中国动画学派”的文化核心价值观仍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持续努力。

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屈立丰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讲师、博士后杨亮作了 《动画电影东方审美的文化语境》 的发言,他从历史源流、文明差异、现实挑战、宏观战略及媒介形式五大维度,全面深入剖析了东方审美的多维度内涵及其在动画电影中的独特表达。杨亮首先从历史角度追溯了中华文明对东方审美文化语境的形成所产生深远影响,指出东方审美在全球视野下对于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作用。他探讨了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差异,强调这种差异正是东方审美得以独立存在并持续发展的底层动力。在现实挑战层面,他分析了西方技术对东方审美表达的潜在冲击,并着重强调了维护国家与民族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在宏观战略上,他从政策角度出发,阐述了东方审美与文化自信之间的紧密联系。关于媒介形式,他讨论了动画电影作为一种重要媒介,在东方审美表达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动画电影不仅能够承载和传达东方审美,还能通过创新手法将其推向新的高度。

最后,杨亮分享了近年来在东方审美创作方面的尝试,并引用了孙立军教授关于“留黑”的独特见解,为东方审美在动画电影中的表达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他呼吁业界应重视培养中国动画自己的观众群体,通过观众的反馈和需求来反哺中国动画的创作,从而进一步推动动画电影中的东方审美表达。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讲师、博士后杨亮


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院长助理、教研室主任王晋宁作了题为《动画电影东方审美点艺术创作与技术创新》的发言,深入探讨了动画电影东方审美的艺术创作与技术创新,特别是其与AIGC技术发展的紧密联系。

王晋宁首先从历史背景切入,指出当前AIGC技术生成的影像作品大多呈现出西式审美特征,强调了中国创作者亟需发展自身的审美定义,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影像技术的革新。他的演讲内容主要围绕人工智能、虚拟角色和游戏引擎三大核心领域展开。在人工智能部分,他详细探讨了如何利用AI的独特特性进行风格化创作,例如,利用AI的闪烁性特性制作先锋实验艺术影像,以及对中国传统水墨画风格的深耕细作。在虚拟角色部分,他展示了数字人在电影制作与宣发中的广泛应用,包括基于AI技术生成的数字人形象、数字人特殊镜头的创新制作方法等。而在游戏引擎技术部分,他则强调了游戏引擎在动画电影东方审美表达中的关键作用,如物理结算功能的运用、风格化渲染技术的实现以及中式审美美术设计的融合,并分享了相关实践案例。最后,他指出,尽管现有技术可能难以完全替代传统电影技术流程,但作为电影研究者和创作者,应主动思考并引领技术发展,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中式审美,推动动画电影东方审美的创新与发展。

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院长助理、教研室主任王晋宁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博士袁之路带来《新时代中国动画艺术知识体系创新研究》的主题发言。她详细介绍了由黄心渊教授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该项目致力于构建一个全新的、对中国动画具有更高指导价值的知识体系,旨在支撑动画创作与中国动画理论研究。项目精心设计了五个子课题,涵盖了党对动画的指导原则、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的挖掘、时代精神的体现、媒介融合与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动画教育的发展。

她强调了挖掘中国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特别是神话题材在动画领域的运用。通过系统梳理近百年来的神话题材动画及中国神话,她分析了这些作品的叙事内容、文化特质、媒介传播路径和产业影响,进而构建了一个独特的理论框架,并做出了总结、反思与前瞻性发展策略。在研究方法上,该课题创新性地采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模型,如本事迁移和经典再生,深入探讨了神话思维与动画创作思维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她还指出,通过对动画文本的系统性梳理,项目团队发现了动画在不同历史阶段对神话资源的多样化利用方式,以及当代神话在动画中的丰富表现。这些发现不仅深化了对中国动画艺术内涵的理解,也为未来的动画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博士袁之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学派重建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首席专家、浙江大学影视与动漫游戏研究中心主任盘剑教授对各位专家的发言进行了学术评议。他高度评价本次动画学年会的价值,认为学术活动不仅促进了学术交流,还有助于形成高层次学术联盟,这是学术成熟的标志,对中国动画学派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三位重大课题的负责人联合汇报成为了本论坛的亮点,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代表了中国动画学研究的最高层次。盘剑详细讨论了五位老师的发言,并认为这些发言从不同角度尝试建构中国动画学的体系。他提到杨晓林关于新动画中国学派叙事理论的建构,屈立丰关于家国情怀的讨论,杨亮和王晋宁关于东方审美的研究,盘剑认为这些研究不仅涉及内容层面,还涉及形式和技术层面,强调了动画叙事和技术的重要性,值得当前动画学界重视并深入研究。他对袁之路关于新时代中国动画艺术知识体系创新以及神话题材动画电影研究的发言进行了评价,认为该研究聚焦神话题材,构建了独特的传播模型,显示了重大项目的重要性和特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学派的重建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首席专家、博导盘剑教授

成都大学社科处处长刘茜教授


成都大学社科处处长刘茜教授总结发言。她对各位专家、学者带来非常高水平的思想盛宴表示诚挚谢意。她从听众角度和学校角度分别给予了本次年会和分论坛高度的评价。她提到,每年的动画学年会是学校非常重要的社科学术活动。动画学团队和动漫研究中心,也是学校首屈一指的社科研究团队和学术平台,学校的社科研究与发展离不开学术名家给予的支持。希望各位嘉宾继续对成都大学动画学研究给予支持!

本论坛集聚了国内一流动画学者与创作者,通过国家社科基金及艺术学重大基金项目的研讨与交流,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动画理论创新与艺术创作的未来发展动向。


文:肖孟林、李姝 责编:王识瑞  审核:苟强诗  监制:张娟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